top of page

《律動十號 Movement 10》_ Florian Claar

 

今日的人類,邁入地球村的時代,輕裝便可跨越大陸與海洋,在國際間遨遊。而未來,我們又會對於飛行,有著怎樣的想像?是翱翔於宇宙太空?還是穿越時空的飛行?

 

人們對於飛行科技的追求從未停歇,高科技的外星飛行器,長見於許多科幻電影場景內。也許,這便是我們想像中的未來飛行,是時間速度感的追尋,亦是能翱翔於宇宙太空探索事物的飛行。

德國藝術家Florian Claar的作品,便是一種對於神秘未來感的憧憬想像。那像是一種科技機械文明下的產物,一種像是外星飛行器的神秘物件。

 

作品光滑具有韻律流線性的外表,裡頭卻是結構性的工業鋼骨。帶有鑄造脫膜的粗糙特性,金屬組件連接處巨大的螺栓似乎隱藏著神秘的訊息。作品內外的反差,激撞出極度衝突的美感,而有機體的造型,卻是數學性的平衡邏輯對稱,這是一種律動,一種科技數組間的律動;一種對於未來想像的律動,如同科幻電影場景般,前衛的飛行律動。

 

佛洛里安出生於60年代,當時正逢世界時局動盪:中國文化大革命、巴黎發生大規模暴動、布拉格之春告終;阿波羅火箭登陸月球,開啟了60年代的太空競賽……然而動盪的時代也會激發人們更多不同面向的思考,造就了佛洛里安創作特性不受拘束、充滿想像性,並且帶有強烈未來感的特質。

1984年,佛洛里安進入了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國立斯圖加特藝術學院(ABK)就讀,他主修雕塑,同時也進修劇場設計。佛洛里安在斯圖加特學院學習到跨界連接的表現形式:雕塑領域的修習使他對於立體造型有著極高的敏感度,而劇場設計讓他在聲音與影像上有掌握力,因此他的早期創作都著在空間與聲音的有所涉獵上發現,如於1992年創作的《音響室》(Kugelraum)及《一號演奏會》(Konzert no.1)等等。佛洛里安的創作特質依循著求學階段,漸漸發展為後來著名「律動」(movement)及「片段」(fragment)系列的原型:《宇宙球面》(Sphaera Cosmica),這件作品試圖表現出空間的龜裂狀態,光滑的外部鑲上許多鏡片,內部則是漫佈著鋼骨架構,內外空間表現差異的特性都在佛洛里安往後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。

 

佛洛里安說:「我總是有一個奇異的慾望去探索那些破碎以及未完成的東西…」探索破碎的想法在他的作品中不斷出現;佛洛里安極其知名的作品之一,是2006年於東京中所設置的作品《Fragment No.5-caverna lunaris》(片段 No.5),一個尚在組構階段的結晶幾何形體,像是緩慢自地面竄出,亦像是受到莫名力量切割,深埋入地下,露出冰山一角。

 

這次為台中機場創作的是律動系列作品十號,作品精緻的美感、與環境的對話,讓人為之驚豔。

bottom of page